政务电话:0512-69823030(夜间及休息日) 文化旅游举报投诉:12345

信息搜索: 

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

  • 来源:办公室
  • 时间:2019-08-20 09:52
  • 访问量:

一、上半年工作总结

 

2019年上半年,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“文化繁荣兴盛”和“全域旅游发展”三年行动计划部署要求,以机构改革为重要契机,按照“宜融则融、能融尽融,以文促旅、以旅彰文”工作思路,重学习、强管理、抓创新、求突破、促融合,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、新亮点。

 

(一)文艺事业“311”计划喜结硕果,苏剧《国鼎魂》获文华大奖。在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评选中,苏剧《国鼎魂》作为江苏省唯一代表,在全国38台剧目中脱颖而出,摘得文华大奖(全国10个)。苏州舞台艺术时隔12年,再度获得全国最高荣誉,省委常委、市委周乃翔书记专门批示祝贺!苏州群文作品也大放异彩,3个节目入围群星奖决赛,小品《生日聚会》喜获第十八届群星奖(全国20个),苏州同时收获两项国内最高奖,实现了专业文艺与群众文化创作生产双丰收。周乃翔书记亲自部署的文艺事业“311”计划硕果累累,年初苏剧团有限公司成立,苏州市戏曲传承中心启用;歌舞剧院有限公司、锡剧团有限公司两个转企院团与相城区合作共建,成功签约;昆剧《白罗衫》《风雪夜归人》、滑稽戏《不来也得来》、中篇弹词《军嫂》、民乐音乐会《丝竹里的交响》等剧目加紧打磨提升;滑稽戏《苏州两公差》等经典剧目启动复排;芭蕾舞剧《天鹅湖》等新剧目搬上舞台。一批作品入选十二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,入围数量全省领先。

 

(二)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持续完善,“文化苏州云”、“苏州旅游总入口”影响力显著提升。“文化苏州云”平台年初正式上线,陆续推出微信、微博、APP、网站四大客户端,半年来注册用户16.5万人,累计发布各类文化活动近1500场,线上参与人次超35万人次,线上消费近12万笔,平台总交易量超2400万元;平台横向覆盖10个板块,纵向贯通380家村(社区)星级文化中心,成功开展“新春惠民演出季”、“文化体验之旅”、“春暖读书惠”、“花漾演出季”等一批线上主题活动。“苏州旅游总入口”入选全市十大民心工程,上半年新增手机注册用户33万,总数达77万,新增产品38个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,苏州第二图书馆完成内装,苏州湾文化中心、狮山文化广场等项目按时序推进,上半年新增苏州图书馆分馆3家、网上借阅社区投递服务点5处,346个村(社区)文化服务中心启动标准化建设。全市新增2个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(太仓市、昆山市巴城镇)。旅游咨询点体系不断完善,高铁北站中心站投入运营,启动东北街中心站改造,新增各类服务点36个。

 

(三)产业融合态势良好,优化提升一批文化旅游品牌活动。上半年,全市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400亿元,接待国内游客6000万人次、入境过夜游客90万人次。苏州湾文化中心集散中心、张家港永联风情小镇、吴江亨通苏州湾文化旅游项目入选2019年省级旅游重点项目。确定2019年度苏州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42个,总投资414.89亿。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苏州创博会,特别设置文旅融合展台,吸引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600余家创意设计企业参展,累计参观人数超20万人次,签约项目318项,总交易额74.68亿元。精心谋划第22届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开幕式,期间还承办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全球联动品牌“2019中国旅游文化周”活动。将旅游消费纳入文化消费城市试点,在春节、清明、五一、端午等旅游旺季,推出文旅融合创新产品,开展文化旅游消费补贴,上半年发放补贴超过500万元,带动文旅消费超过2000万元。积极开展文化旅游交流促进活动,组织参加广州旅展、上海及长三角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、首届大运河博览会,赴德国、意大利、波兰、匈牙利等国家及台湾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和旅游推介。因地制宜开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,上半年38个创新旅游产品收入突破9000万元。发挥乡村旅游积极作用、依托工业优势特色,指导吴江明月湾、电站村、灵湖村等乡村,吴江箱包、常熟红木、吴中丝绸等企业,分别争创高星级省级乡村旅游区和高级别工业旅游区。

 

(四)遗产保护扎实有效,文保单位、非遗项目名录不断充实。积极牵头推动江南水乡古镇申遗项目,确定江浙沪12个古镇纳入项目,报请江苏省文物局,联合浙江省文物局、上海市文物局,向国家文物局正式呈报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材料。张家港黄泗浦遗址获评“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。新增省级文保单位18家,全市省级以上文保单位达到189家。启动评定第八批市级文保单位、第五批控制保护建筑、第七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。加快博物馆城建设,苏州博物馆西馆完成桩基工程,加快主体结构施工前期准备;苏州考古博物馆调整项目设计及预算;新增通过省文物局登记备案博物馆1家,登记备案总数达42家。昆曲保护案例入选全国优秀保护实践案例。举办“年画重回春节”活动,扩大桃花坞木刻年画影响力。在创博会期间举办手工艺与民间艺术邀请展,全球12个“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”参展。促进工艺美术和丝绸行业振兴发展,中国工艺美术之都、真丝绸面料中心等项目相继签约,支持举办2019中国“苏艺杯”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第十一届中国“子冈杯”玉石雕作品展、2019中国(苏州)国际丝绸精品展。

 

(五)行业管理举措有力,“扫黑除恶”专项斗争、“扫黄打非”、“非法一日游”“假日旅游秩序”整治等深入开展。强化“假日旅游秩序”监管,成立假日旅游工作专班,组织实施苏州博物馆、拙政园、狮子林分时预约,取得良好成效,东北街景区周边秩序显著改善,旅游质量明显提高,市民游客对游览体验的满意率达到78.58%,周书记、王市长先后批示充分肯定。上半年出动文化旅游执法力量6200人次,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2300家,旅游团队200余批次。以“黑导”“黑车”“黑社”“黑店”为整治对象,依法查封旅行社门店130家。强力打击非法一日游,坚决遏制非法从业者向“地下”转移现象。整治“小歌舞厅”287家,其中查封182家,其余转型升级或自行关停,无证“小歌舞厅”乱象基本清除。上半年立案106起(含旅游案件22起),其中重大案件6起,行政处罚决定65起。依法吊销6家旅行社经营许可证。

 

(六)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,转隶组建任务顺利完成。机构改革各项任务陆续完成,市两办印发《市文广旅局“三定”规定》。苏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升格为副处级,与原旅游质量监督所完成合并。文化旅游法治化建设持续推进,《苏州市旅游条例》3月1日施行,顺利通过《江南水乡古镇保护管理办法》实施一周年执法督查。依法行政再创佳绩,当选“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先进集体”。深化国有文艺院团评价机制改革,8家院团通过全省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评价考核,并取得优异成绩,制定出台《苏州市县(区)级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细则》。积极开展文化旅游课题研究,启动“十四五”专项规划前期研究项目,以“文旅融合”为主题开展大调研活动。

 

(七)党员教育活动规范有效,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。切实履行意识形态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,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,意识形态领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。按照上级部署要求,组织开展“扫黑除恶党员先行”、增强“四力”、规范党员网络行为等学习教育活动。顺应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要求,积极推进“学习型”党组织建设,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响应号召,充分运用“学习强国”等各类学习平台和网络,开展整治学习,加强理论武装。加强党员志愿服务,以“建党员志愿队伍,促文旅融合发展”为要求,积极推进书记项目,建设“行动支部”,实现党员志愿者全覆盖。持续深入开展作风建设,驰而不息纠正“四风”,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文旅各项工作相互促进。强化执纪问责,紧盯元旦春节、五一端午等重要节点,围绕事业单位招聘等重要环节,组织专项监督检查,抓早抓小抓预防。

 

(八)日常管理制度持续健全,安全应急工作保障有力。召开加强直属单位管理会议,制定出台局机关《日常工作制度》,进一步规范会议、财务、请销假等管理制度。加强行业安全监管,上半年检查文广旅行业场所1262家,发现安全隐患944处,发现安全生产非法、违法行为354起,全都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处理。加强广电播出安全管理,围绕重要安播保障期,加强值守,确保万无一失。应急广播项目按时序建设。完善旅游应急管理,妥善处置俄罗斯旅游大巴侧翻等突发事件,有力维护游客权益。

 

二、下半年重点计划

 

(一)突出“新中国成立70周年”主题,组织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和艺术创作生产

1.精心策划首届江南文化艺术·国际旅游节系列活动。组织市属院团苏剧《国鼎魂》、昆剧《牡丹亭》(上、中、下)、滑稽戏《苏州两公差》、中篇弹词《绣神》等剧(书)目参演。承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苏州市舞台艺术、美术书法系列展演。举办第三届苏州市群众文化“繁星奖”评选及惠民展演。

2.繁荣文艺精品创作生产。打磨完善昆剧《风雪夜归人》、中篇弹词《军嫂》、音乐剧《桃花笺》。创排昆剧《活捉罗根元》、现代滑稽戏《不来也得来》《快递一个从前慢》、中篇评弹系列“共和国儿女篇”——《脊梁》、音乐剧《下一站,爱人》、锡剧《小城故事》等一批新剧(书)目。

3.举办“2019年中国剧协·中国戏曲苏州创作基地中青年戏曲编导研修班暨剧本创作交流会”。

4.推出现实题材美术精品100件,力争在国家、省艺术基金、全国美展、百家金陵画展、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奖等各级各类艺术,基金申报、评比中获得好成绩。

5.落实文艺事业“311”计划。年内出台《苏州市市属文艺院团“一团一策”指导意见》。探索市属文艺院团分配机制改革。研究制定文艺类引进高端人才标准及实施细则。启动“学馆制”试点。

 

(二)突出惠民为民,高质量按时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

6.苏州第二图书馆年内开放运行,策划实施“开馆季”系列活动。新增5个小型智能化图书馆服务点。

7.完成346个村(社区)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。以五星级、四星级服务中心为重点,开展公共文化资源配送试点。配送文艺精品惠民演出50场、各类文化艺术辅导及公益性培训700场、全民艺术普及特色活动400场。

8.“苏州旅游总入口”功能设计优化提升,促进线上线下服务紧密结合,线上版本年内升至3.0版本,手机注册用户达到100万,改造提升线下服务点,年内完成东北街中心站改造项目,新增一批咨询服务点,力争打造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公共服务平台。加强“文化苏州云”推广运营,年内注册用户达到50万。深化拓展“文化苏州云”平台框架,加强与县(市)、区自建平台的对接,推进区域频道建设。

9.正式出台《苏州市文化设施布局规划(2017-2035)》。制定实施《苏州市“繁星奖”评奖办法(修订)》、《苏州市优秀群众文艺作品(表演艺术类)项目资助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、《苏州市文化类社会组织扶持办法》。

10.扎实推进广电公共服务重点项目建设。加快城乡一体应急广播体系建设,力争市区完成进度达到70%,常熟市、太仓市、吴江区全面启动建设。完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覆盖。积极推动公益广告制作与播出。

 

(三)突出行业监管,营造繁荣有序发展环境

11.周密部署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“百日行动”。围绕文化市场严重违规经营行为、网络文化领域违规内容、旅游市场非法“一日游”和出境游等重点,特别针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转入地下等问题,组织开展专项整治,形成高压态势,纠正市场乱象。持续开展“扫黑除恶”专项斗争、深入开展“扫黄打非”,保障文化旅游市场健康、繁荣。

12.提升旅游行业管理水平。以“假日旅游专班”为重点,凝聚各方合力,强化假日旅游安全保障,维护市场秩序,保障“中秋”、“十一”假期平稳有序,游客满意度持续上升。探索建立旅游行业诚信体系,制定实施《苏州旅行社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》。

13.全力以赴抓好安全保障。敏感时间段、重要保障期严防死守,确保广电播出安全、大型活动安全、文物安全、文化旅游行业安全。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,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、应急防范水平,最大程度确保万无一失。

 

(四)突出规范化、精细化管理,切实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学化水平

14.扎实推进世界遗产申报、管理。承办国家文物局“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项目保护管理培训班”。召开“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19年推进会”。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,加快设立张家港黄泗浦遗址、太仓樊村泾遗址和浏河天妃宫专项保护机构、启动相关遗产点保护规划编制。启动《苏州大运河文化遗产调查报告》编制。完成《江南水乡古镇民居保护整治导则》项目。

15.积极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划定新公布省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公布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、第五批控制保护建筑名单。

16.推进苏州博物馆西馆、考古博物馆项目。建设苏州市文物大数据平台,形成文物资源“一张图”。

17.优化非遗传承环境。组织项目积极申报非遗国五批候选名单。公布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部分保护单位名录。

18.推动传统工艺振兴。开展2019年度丝绸品质认证,评选奖励一批丝绸新品。

 

(五)突出“产业融合、资源整合”,推动文化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

19.修订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,创新政府引导资金使用方式,综合运用贷款贴息、风险补偿、引导基金等多种金融手段,助推文化企业快速发展。

20.开展优秀新兴业态文化创意企业评选,对示范性、创新性、引领性好的企业和项目重点跟踪、重点培育。

21.加强园区(基地)建设。组织开展第五批苏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(基地)认定。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。

22.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。从供需两端发力,丰富文旅消费业态,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,持续打造文旅消费新地标、新载体,争创全国文化消费试点模范市。深化“苏州市文化消费大数据平台”二期建设。

23.积极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。争取苏州市跻身全国第一批以大市为单位创建的城市行列。指导相关市(县)、区创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。推进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。指导5家省级旅游风情小镇通过年度考核。开展旅游景区、乡村旅游、工业旅游区等各类旅游示范区创建。评选发布全市年度10大创新旅游产品、乡村旅游10大精品线路和10大精品民宿。

 

(六)突出“江南文化”、“苏式生活”品牌打造,积极稳妥开展交流推广

24.研究制定苏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品牌和形象推广整体方案,策划营销主题,叫响营销口号。

25.以重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为平台,延伸推广半径。精心筹备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闭幕式、第41届寒山寺听钟声等活动。起草制定《苏州优秀旅游节庆评选办法》。

26.制定《苏州会奖旅游项目奖励办法》,打造苏州国际会奖旅游目的地形象,形成文旅融合推广突破口。

27.组织昆曲、评弹、中国画等艺术门类赴日本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开展交流。

28.加快推进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建设。加大与兄弟海外文化中心合作力度,赴日本东京、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苏州文化旅游展。

29.组织文化和旅游企业参加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”等重点展会,实现双、多边交流互动。

30.组织动员苏州企业开展文化、旅游贸易推广行动,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“一带一路”项目方阵。

31.加强与“长三角”城市群与“长江经济带”三大都市圈合作交流,推动苏州文化和旅游产业在更高平台上展示。

 

(七)突出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推动队伍建设、作风建设、内部管理上新台阶

32.深入开展主题教育。持续学习新思想,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、指导发展。按照上级统一安排,组织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通过“四学四查四落实”,在全系统迅速形成学习教育浓厚氛围。结合文化广电旅游工作特点,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,引导干部职工立足岗位作贡献,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。

33.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,强化风险防范意识,严密防范把控意识形态动向和风险点。

34.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,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形成抓作风、抓廉政的整体合力。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源头治理工作,进一步完善对直属单位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机制。加强惩防体系建设,组织专题讲座开展廉洁从政、党风党纪教育。持之以恒纠正“四风”突出问题,加大检查力度,做好专项治理,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。

35.提升内部管理水平。进一步完善机关及全系统管理制度建设。高度重视内部风险控制,制定出台内控制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。完善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管理机制,积极推进全系统、全行业精神文明创建。高度重视信访、维稳,切实落实平安建设各项措施,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局面。


相关稿件